太“香”了!请收下丹巴县这张“新名片”……

2022-11-27 15:55:19 来源:甘孜日报康巴传媒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丹巴“致富良方”所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丹巴,位于横断山脉地区北部。这里的地形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卫星拍摄的图片显示旋力构造的五条应力释放带刚好在丹巴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形成一朵盛开的梅花,也称“地球之花”。其所处的大渡河流域,适合开展高原道地药材产业,特别是发展名贵道地药材。

中药材的价值高,产区有限制,生长条件也严苛。大自然赋予这里种植中药材的资源优势,搭配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产值高效益好的回报。丹巴中药材产业俨然已是一项不可复制第一产业资源。

目前,药材种植覆盖丹巴县4个镇15个村,600户农户2300人。预期产值2190万元,平均每户可增收3.65万元。

位于丹巴县丹东镇的羌活标准化种植种子种苗基地。

“大家加把劲,今天争取把这几亩地的草全部除完。”在丹巴县丹东镇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里,漫山遍野的药材长势良好,缕缕药香飘来让人心旷神怡。大自然赋予了丹巴县独特的气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复杂多样的地貌,使得这里植物种类繁多,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丹巴羌活”已成为当地一张优质名片。

在丹巴县腊月山三村,2021年11月18日下种的林下生态化种植羌活,长势喜人。

2018年,丹巴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引入专注于羌活培育种植的甘孜佳源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佳源公司)。据该公司总经理王强介绍到:“佳源公司药材种植目前覆盖丹巴县丹东镇、东谷镇、半扇门镇和格宗镇,种植面积达1570亩,其中佳源公司示范面积26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植1310亩。主要进行羌活(川羌活)和川贝母的种植。”

加快构建“丹巴品牌”中医药健康发展市场

回首过往,佳源公司管理团队已经在我州从事高原药材种植10余年,其公司对高原地区和药材产业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和经验,早已将实现高原药材产业化铭刻于心。目前,人工种植药材是弥补市场缺口的主要途径,人工种植药材产品可追溯,质量有保障,是将来药材的必然趋势。

2022年5月15日,科里村、牦牛村和拔冲村查看羌活生长情况,全面大量出苗,部分地块已经开始进行施肥、除草。

“修建中药材种植基地,既可串联一路风景,又能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王强说,在每年的收成之际,围绕丰富的资源,凝聚出丹巴中药材的品牌效果,打造本地羌活精品以至出售,大力帮助农户增收。

丰富“增收+业态”

据了解,羌活等中药材的种植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出售药厂需要,它同时也是丹巴‘独具特色’的一隅风景。目前,该县主要围绕中药材种植的实在内涵,加快引进先进技术,扩大融合发展。

佳源公司药材种植基地位于丹东镇,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药材基地260亩,川贝母种植基地100亩,羌活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60亩,拥有种苗繁育大棚300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通过独家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的提升了当地的羌活产值。据悉,基地可年繁育羌活种苗500万株,生产川贝母3000公斤,是目前甘孜州最大的川贝母和羌活繁育基地。截止目前,佳源公司授权了3项专利,受理了3项专利,备案了8项企业标准。

割草、整地、挖土……走进丹东镇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远远就看见身着丹巴特色服饰的泽朗夏斯吉在田间忙碌。“栽种中药材,土地不荒了,在家门口工作,也能照顾家里。还能挣上一份务工钱,划算!”她笑着告诉记者。

据悉,该公司已于州外多家药厂构成合作关系,保障了产量不愁、销路不愁、收入不愁。“目前每年收入300万元左右,大量雇佣当地农户,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全部来自本县。2021年,帮助我县农户增收97万元,其中带动就业79人,支付劳务费用52万元。”丹巴县农牧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到。

“建设‘特色中药材’种植网络,下一步将要扩大资金投入,融合先进技术,提升产值效益。”王强表示,我们发展“丹巴羌活”的名片,把中药材种植本身作为一种业态打造,离不开丹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先进技术支撑下的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吃上“家门口的产业饭”,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10月24日下午,丹巴县高山羌活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评估会议现场

2022年10月23-24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组一行,对丹巴县高山羌活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进行了考核验收。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及省中医药标委会专家参加评估会,专家组按照《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管理办法》,对照《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考核验收评分表》要求,经过逐项考评,一致认为丹巴县高山羌活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标准体系较为完善,亮点突出,成效显著,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最终以90分(优秀等级)通过验收。

下一步

丹巴县将持续利用好全县森林资源,结合政策机遇

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积极探索林药、林菌、森林康养等林下产业

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打好“生态牌”

走出一条荒山变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地球之花”

将在川西高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绽放

愈发愈发的靓丽夺目

记者:岳诗蕊/文 图由丹巴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岳诗蕊

校对:尼玛梅朵

责编:唐闯

审核:杨杰

标签: 药材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