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为什么会甜

2022-11-26 19:00:27 来源:南方养生网

红薯为什么是甜的


(相关资料图)

红薯中含淀粉,淀粉本身不是甜味,但红薯还含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二糖或单糖,而二糖和单糖就是甜味的,所以红薯也就有甜味。而且土豆虽然也含淀粉,但没有淀粉酶,所以土豆比起红薯就不带甜味。

放久了的红薯为什么更甜?

红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使得红薯内的糖分增多了。因此,置久的红薯更甜。

我们直观上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会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但是久置的红薯更甜,这是为什么呢?

红薯的块根里含有很多淀粉,由于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它必须经过淀粉酶的作用才能转变成糖。在红薯的生长期间,温度比较高,红薯只积累淀粉,糖分很少。由于水分较多,所以新收成的红薯甜味较淡。储藏以后,由于温度渐渐降低,红薯里的水分和淀粉逐渐减少,糖分增多,所以红薯就越藏越甜了。

当然,通过太阳光直射,使红薯里的水分减少,促使淀粉变成糖分,也可以使红薯变。一方面水分蒸发,干物质浓度大了,另一方面,淀粉、蛋白质等发生生化反应,糖分增多了。

红薯内含有大量的糖份,蒸熟后比较分散,放久了,因为热涨冷缩的原因,糖份凝聚,所以比较甜。

为什么红薯放久后特别甜

为了减少采后病虫害、薯块萌发等带来的损失,通常需要将薯块储藏在4℃左右的低温环境中,从而带来了一个严重的负面影响-块茎还原糖含量上升,淀粉含量下降。块茎低温糖化是将体内贮藏的淀粉转变为还原性己糖(葡萄糖和果糖)的过程。糖化作用有两种情况:在低温条件下,块茎中的淀粉经过几天的迟滞期后迅速发生糖化,游离糖倍增,如将己糖化的块茎再转移到较高温度(10~20℃),块茎体内的糖又降低到原来的水平,这种糖化现象是由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的“低温糖化”;另一种糖化是“衰老糖化”,是指在任何温度下(甚至在10~20℃范围内),经过长期贮藏的块茎发生的糖化,这不同于低温糖化,是由于块茎细胞衰老而引起的。

红苕(红薯)煮熟了为什么很甜,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点

1.物理方面:水分气化变成水蒸气流失掉,糖分比例增加(例子:烤红薯比煮红薯更干,就会甜一些)对煮红薯影响不大

2.化学方面:红薯含花青素,并且它呈紫红色,这说明它是酸性的。再加上加热时有段时间温度会在50~60度,这时淀粉酶就会加速水解淀粉,把它变成麦芽糖(有时也会出现葡萄糖,这里就不扯了)然后就达到变甜的效果。(例子:昨天我做紫甘薯时就做了实验,100多度水开下锅煮的就不如80度水不开就放进去慢蒸的甜。)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其实生红薯也是甜的,不过糖类多为淀粉,需要仔细嚼才能尝出来。

以上都是我搜资料然后自己整理的,大多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因为文化程度比较低(现在还在上初二)所以难免会有错误,请见谅!

红薯为什么冬至以后会越来越甜?

红薯是越久放越甜的。红薯的块根里含有很多淀粉,由于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它必须经过淀粉酶的作用才能转变成糖。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

标签: 必须经过 水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