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秀英区永德村家家户户盖起“荔枝楼”
借“荔”发展 富民兴村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党的二十大报告
【资料图】
11月24日上午10时,大雨过后,天气初晴,沿着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前往秀英区永德村委会唐休村,只见道路两旁的荔枝林葱葱郁郁,农户在荔枝园里忙碌劳作。到了村口,再往里走,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洋楼映入眼帘,家家户户门前庭院闲适。路边矗立的崭新太阳能路灯,蓝白相间的路灯杆映衬着绿树、红墙、彩瓦,美丽的乡村景色格外生动。
今年永兴镇建起的农业灌溉水塔解决了荔枝树缺水灌溉难题。
“这些年来,村里水泥路通到村村户户,安装起了太阳能路灯,我们村荔枝产业发展得不错,大家靠种植荔枝挣了不少钱,家家户户盖起‘荔枝楼’,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唐文魁夸赞道。
近年来,家家户户住进新楼房,唐休村村民小组副组长肖盛茂是见证者。“靠近村口那栋二层楼是脱贫户阿利家的,在政府支持下,他家扩大荔枝种植规模,脱贫后盖起了新楼房;荔枝园旁的那一栋是肖兰贵家的,之前盖好没钱装修,这几年种荔枝挣钱了才装修好……”穿梭在唐休村的街巷,肖盛茂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了村里的情况。
11月24日,永兴镇永德村委会唐休村内,村民小组副组长肖盛茂介绍村民借“荔”增收盖起的楼房。 记者 石中华 摄
来到肖兰贵家,眼前的新楼房温馨敞亮,从低矮破旧的平房,到如今窗明几净的楼房,肖兰贵深有感触,脸上泛起喜悦的笑容,“这得感谢政府这几年大力支持荔枝产业发展,加大力度推广宣传,提高火山荔枝王品牌的知名度,我们家种有20亩荔枝,这几年价格都很不错,我们收入不断增加。”
村民如愿盖起新楼房,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提升,这背后,是永德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火山荔枝种植是永德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荔枝。”永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槐柏说,永德村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6000亩,其中,火山荔枝王种植面积12000亩,野生荔枝4000亩,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近几年来,永德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2020年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同时,村里积极引进一些企业,以“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提高火山荔枝王品牌的知名度,促进农民增收。2021年,永德村销售荔枝达到700万斤,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让我们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心里有了数。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荔枝特色产业,推出农业旅游观光路线,继续把永德村的农文旅产业搞得红红火火,让群众更加富裕。”陈槐柏信心十足地说。
让乡村宜业又宜居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既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也要让村庄越来越美。
秀英区永德村把荔枝作为主导产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壮大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一幢幢“荔枝楼”,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见证了永德村发展的点点滴滴。
“幸福乡村”,不仅要壮大产业,也要美丽宜居。近年来,永德村修建和拓宽生产道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农村具备更好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永德村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在海口,像永德村这样的乡村数不胜数,一个个乡村旧貌换新颜,既有“颜值”,更具“气质”。
近年来,海口以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行动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同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